切管機業核心技術缺位困局待解,需政策扶持
我國是世界上切管機消費的第一大國,但由于我國數控切管機在設計、材料、工藝、零部件加工等方面與國外仍存在很大差距,因此國內中高端數控切管機的生產能力很低,每年仍需從國外進口大量的高檔數控切管機設備。而未來切管機的發展趨勢逐步向自動化、智能化、綠色方向發展。
“智能切管機的出現可以有效地將人解放出來,提高生產效率,減少不必要的勞動力成本,同時也能使切管機在生產過程中制作更加精密。”石家莊中山模具廠廠長毛文奎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,智能切管機的出現,為未來裝備制造業實現生產自動化創造了條件。其融合了精密制造技術以及計算機和網絡技術,是今后切管機的主要發展方向。
智能切管機可以在其工作中,能夠監控,診斷和修正在生產過程中出現的各類偏差,并且能為生產的最優化提供方案并且實時調整,這是傳統切管機無法做到的。毛文奎表示,智能切管機可以有效地提高生產效率,并且相對于傳統切管機來講,制作精密零部件會更加容易和便捷,還可以減少廢件的產生,降低生產成本。
此外,智能切管機由于高度自動化,可以減少人力成本的投入,讓人有時間和精力去處理更多智能切管機無法解決的問題,這對于傳統制造業的轉型是非常重要的一步。免去繁瑣的操作,將人力更多地從重復機械勞動中解放出來,接近自動化甚至實現全部自動化。
有相關分析稱,信息技術的發展及其與傳統切管機的相融合,使切管機朝著數字化、集成化和智能化的方向發展。數字化制造裝備、數字化生產線、數字化工廠的應用空間將越來越大;而采用智能技術來實現多信息融合下的重構優化的智能決策、過程適應控制、誤差補償智能控制、復雜曲面加工運動軌跡優化控制、故障自診斷和智能維護以及信息集成等功能,將大大提升成形和加工精度、提高制造效率。
值得關注的是,目前發達國家數控切管機產量數控化率的平均水平在70%以上,產值數控化率在80%-90%左右。而我國雖然切管機行業的產量數控化率正在逐年提高,但是整體數控化率仍然較低,因此我國數控切管機的發展尚有較大潛力。
工業水平看裝備制造業,裝備制造業水平看切管機,足以看出作為“工業之母”的切管機業在工業中的重要性。我國是世界切管機制造第一大國,但同時也是世界第一大切管機進口國。造成這一矛盾局面的主要原因就是我國切管機技術水平落后。
毛文奎告訴記者,近些年我國切管機需求下降明顯,雖然我國切管機行業在過去取得了一定的成績,但核心技術依舊掌握在國外相關企業手中,同質化過于嚴重造成我國切管機行業仍舊以低端產品為主,在市場上缺乏競爭力。
胡偉表示,想要改變我國切管機行業現存問題還需要政策扶持。他告訴記者,政府應該加大對智能數控切管機的扶持力度,減少稅收,鼓勵放寬銀行對數控切管機企業的資金,使這些企業可以集中精力加大切管機關鍵部件的研發能力,從而最終形成切管機制造企業的配套產業鏈的競爭優勢。切管機熱線:13702528361上一篇:廣東切管機制造藍圖初現





